2012/08/27

骨鬆 國人骨折率亞洲第1


少運動又怕曬 網站問卷助自測

  




民眾多補充鈣質、多運動並適度曬太陽,避免骨質疏鬆。資料照片

【陳麗婷╱台北報導】國人運動少、怕曬太陽,不但容易骨質疏鬆,五十歲以上成人髖部骨折發生率,更高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七。醫師表示,減緩骨質流失應從年輕做起,可多做跳繩、快走等運動,多吃富含鈣質食物,皆有助增強骨密度。

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昨辦研討會,發表今年《國際骨質疏鬆症期刊》排名結果,五十歲以上成人髖部(大腿與骨盤相接的關節)骨折發生率,台灣以每十萬人口約四百五十人居全球第七,僅次於丹麥、瑞典、挪威、瑞士、美國白人、奧地利,在亞洲更高居第一。 

逾50歲8成有風險

林口長庚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醫師黃兆山指出,骨質疏鬆和骨質減少,一不小心都可能骨折。據骨質密度檢測巡迴車二○○八年至去年,檢測約一萬七千名五十歲以上國人骨質密度,骨質正常、骨質減少、骨質疏鬆比率依序為二成四、四成五、三成一,顯示近八成已面臨骨折風險。 

愛吃肉鈣質易流失

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長楊榮森表示,台灣平均每二十分鐘就有一人髖部骨折,髖部骨折後一年,男性死亡率二成二、女性一成五,風險不容忽視。他指出,國人骨折發生率高與飲食西化、吃肉較多有關,因體內磷酸鹽增加,易導致鈣質流失較快,少運動、少曬太陽也是因素。 

趁年輕多跳繩快走

為強化骨本,楊榮森呼籲應多攝取富含鈣質食物,如牛奶、小魚乾等;另多曬太陽,每天露出手腳曬十五分鐘才有用。黃兆山建議年輕人可跳繩、快走,增強骨密度。
此外,民眾也可使用台灣專屬的骨折風險評估工具,上網回答十二題(www.shef.ac.uk/FRAX/tool.jsp?country=26),可算出未來十年因骨質疏鬆而全身或髖部骨折機率,當全身機率逾一成或髖部機率達百分之一點五,就應注意骨質狀況。 

預防骨質疏鬆 注意事項

●少吃肉類,以免體內磷酸鹽過高,導致鈣質流失
●多補充含鈣食物,如牛奶、魚乾及深綠色、深紫色食物如海帶、地瓜葉、A菜等
●每天至少曬太陽15分鐘,最好穿短褲、短袖,露出手腳曬太陽
●多運動,有助增加骨質密度及肌力
●上網回答12道題目(www.shef.ac.uk/FRAX/tool.jsp?country=26),可算出未來因骨鬆而骨折的機率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 

2012/08/17

骨科-65歲以上男性 5人有1人骨鬆



李盛雯/台北報導

     骨質疏鬆不是女性專利,隨著年齡增長,男性骨鬆機率也跟著提高。調查指出,台灣65歲以上男性約每5人就有1人有骨鬆,若不治療,將暴露在骨折風險中。

     台大醫院北護分院院長、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理常務理事蔡克嵩表示,8月8日是父親節,8月26日是祖父母節,呼籲民眾注意老人健康,特別男性老人骨鬆很多,65到80歲男性骨折機率是女性的一半,每100個老年女性骨折,就有50個老年男性骨折。

     台大北護分院8月18日將舉辦「祖孫同健康,幸福跨世代」園遊會,並與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舉辦「愛的骨力我和妳,骨頭檢查有保庇」活動,呼籲民眾重視長輩骨骼健康,鼓勵50歲以上女性、65歲以上男性免費參加骨密度檢測、評估骨折風險。

     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長、台大醫師楊榮森指出,男性老人骨鬆很常見,特別是有使用類固醇、氣喘、抽菸、喝酒、糖尿病及上了年紀的男性,更是骨鬆高危險群,一個不小心,就可能骨折。

     骨鬆會提高骨折風險,只要發生過第一次骨折,再次骨折風險更高。臨床統計顯示,骨折病患20%到30%可能在1至2年內再次發生骨折。骨鬆併發症中最嚴重的是髖部骨折,65歲以上男性發生後一年內的死亡率是22%,是女性1.5倍。

     男性骨鬆除死亡率較高,骨折後更會因行動不便而使生活品質低落、需家人照顧,也可能成為家人負擔,醫師呼籲更要注意家中長輩骨骼健康。

     楊榮森說,男性面對治療時,會因使用口服藥物而有腸胃不適情況導致中斷服藥,或不遵醫囑持續治療。建議50歲以上女性及65歲以上男性都應進行骨密度檢測。一旦確診為骨質疏鬆,應持續一年一次骨折風險評估與治療。

     過去男性骨鬆患者只有口服藥,今年健保局核准雙磷酸鹽類藥物注射液可用於治療男性骨質疏鬆症,一年治療一次,減少醫院往返次數,並解決忘記按時服藥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