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2012年6月13日
骨質疏鬆不是女性的專利,國內其實一碰就折的「蛋捲男」也不少!根據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資料顯示,以骨鬆併發症中最嚴重的髖部骨折為例,65歲以上的男性,發生骨折後一年的死亡率達22%,是女性的近2倍,但「假硬漢沒骨氣」現象卻常被忽略,醫師提醒,不戒菸酒,腰痠背痛、手麻腳麻,8成是骨鬆。
一般人總以為骨質疏鬆只是婦女病,只會發生在更年期之後的女性,事實上,雖然少了更年期「加速」骨質流失,但國內男性的骨鬆患者也不少,人數有女性的一半。
骨質疏鬆的發生,連醫師爸爸也不能倖免,台北慈濟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黃國烽就在一次返鄉時,才驚覺發現父親的背影怎麼變嬌小了,20年前大學畢業時,與自己身高相仿的父親一口氣「老倒縮」不少,一檢查骨密度,T值已經是嚴重骨鬆的-3.4,還出現兩處骨折,趕緊使用打骨鬆針治療。
黃國烽表示,根據他臨床經驗,因手麻腳麻、四肢無力、全身痠軟或腰痠背痛而求診的病患中,高達8成有骨質疏鬆,甚至有人一照X光,全身已好幾處都出現壓迫性骨折的,果然是無聲無息的健康殺手。
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秘書長、台大醫院老年醫學部主任詹鼎正指出,調查發現,台灣65歲以上男性,有12.5%患有一處以上的脊柱體壓迫性骨折,每年發生髖部骨折的人數也逐年上升,2010年共有8191位、50歲以上男性,因髖部骨折開刀住院,男性骨鬆骨折患者發生再骨折的風險較女性高,死亡率也比較高。
抽菸、喝酒、使用類固醇藥物以及俗稱「男性更年期」的男性荷爾蒙睪固酮分泌低下,是造成男性骨鬆的主因,在台灣,又以喝酒和類固醇傷害男性「骨氣」最多。
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楊榮森說,台灣現在有喝酒習慣、常喝到半醉或爛醉的男性比例為23.8%,女性為7.6%,光是生活習慣,就有接近一半的男性都在骨質疏鬆的威脅下;每天抽1.6根菸以上的人,更會增加97%的骨折風險,癮君子、酒國英雄其實都是假硬漢。
楊榮森臨床經驗發現,男性在面對骨質疏鬆時,常有「治療三不曲」:不信邪、不能吃藥、不認真治療的狀況,不只心態錯誤認定骨鬆不會找上門,因擔心服藥引起的腸胃不適而中斷治療、自己停藥,更陷自己於骨折危機中。
醫師提醒,已確知自己罹患骨鬆的男性,應積極治療,此外,50歲以上、BMI值在17、18以下的「瘦子」也都具有高骨折風險,最好定期進行骨密度檢測,早期發現,治療效果更好。
<引用自Now News今日新聞網>
<加拿大最值得信賴保健品牌>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