鎂是人體必須的礦物質營養素之一,是體內礦物質含量第四豐富的陽離子,僅次於鈣、磷、鈉。鎂是數百種生理反應的重要催化劑,對細胞呼吸極為重要,參與蛋白質的合成,而且也是胺基酸活化所必需的,細胞外液中的鎂是神經傳導所必需。鎂是許多酵素的輔助因子,也是維持正常DNA功能,細胞的可透性,神經肌肉刺激所必須。鎂主要存在於細胞內,過量的鎂會造成高鎂血症,通常是由於腎功能虧損導致。對健康人體而言,過剩的鎂會經尿液迅速排出。
每日建議攝取量:(19~70歲)
男性350m g;
女性315m g
每日上限攝取量:
缺乏疾病:
現代的食品多經加工再造,容易導致鎂離子流失,容易發生攝取不足的問題,可能增加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風險。鎂缺乏使血管緊張肽和血管收縮因子增加,引起動脈的突然收縮。健康的心臟含鎂量比其他肌肉多,所以鎂缺乏很容易影響心臟的運作;鎂含量不足會破壞心臟的節律,輕者產生心悸,重者則會致死。因此,認為心肌含鎂降低時是心肌梗塞患者易發猝死的一個因素。
過量疾病:
一般而言,在腎臟功能正常下,大量攝取鎂也不會導致中毒,這是因為腎臟會快速把鎂排出人體,所以血漿中的鎂濃度不會明顯上升。如果攝入過量(3-5g )的鎂,便有可能引起肚瀉甚至脫水現象,會引發諸如噁心、臉紅、視力模糊、言語不清等現象,甚至會導致肌肉麻痺、心臟或呼吸系統衰竭。由於最低引起病徵的鎂攝食量是360mg,所以一般建議9歲或以上的成人的攝取勿起過350mg。
來源:
紫菜含鎂量最高,每100克 紫菜中含鎂460毫克,居各種食物之冠,被喻為「鎂元素的寶庫」。 綠葉蔬菜是富含鎂的,而肉類、澱粉類食物及牛奶中的鎂含量屬中等。鎂是葉綠素中的主要成分,因此鎂多存在於富含葉綠素的蔬菜中。動物性食品中鎂的利用率較高,植物性食品中鎂的利用率較低。在正常攝入食物的情況下,不常見缺鎂和補鎂的問題。需注意的是,為了較好的吸收效果,鎂應避免與其他的礦物質,如鐵一起攝取。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