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4/24

礦物質(膳食)


礦物質,又稱為膳食礦物質,除了碳、氫、氮和氧之外,也是生物必需的化學元素之一,也是構成人體組織、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和生化代謝等生命活動的主要元素,約佔人體體重的4.4%要持續去維持身體的健康必需適當地吸取一定程度的每種食用礦物質。而過量吸取食用礦物質可能會導致直接或間接的病症,歸咎於身體裡礦物質程度之間的競爭特性。例如,大量的鋅並不有害於它自己,但卻會導致銅的不足。

在天然的條件下,地球上或多或少地可以找到90多種元素,根據目前掌握的情況,多數科學家比較一致的看法,認為生命必需的元素共有28種,包括碳、氫、氧、氮、磷、鈣、鎂、鉀、鈉、氯、硫、碘、鐵、銅、鋅、錳、氟、硒、錫、鈷鉻、、鎳、溴矽、砷和硼。硼是某些綠色植物和藻類生長的必需元素,而哺乳動物並不需要硼,因此,人體必需元素實際上為27種。生命元素是指生命所必需的元素,在生命元素中,按體內含量的高低可分為宏量元素(或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宏量元素,又稱常量元素,指含量占生物體總質量0.01%以上的元素。在人類營養裡,飲食的宏量礦物質元素(每日營養素建議攝取量,RDA > 200 mg/每日)分別是:
P)、Ca)、Mg)、鉀(K)、鈉(Na)、氯(Cl)、硫(S

微量元素指占生物體總質量0.01%以下的元素。這些微量元素在體內的含量雖小,但在生命活動過程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最重要的微量礦物質元素(RDA < 200 mg/每日)分別是:
碘(I)、Fe)、Cu、鋅(Zn錳(Mn氟(F、硒(Se

的需求量相比其它在這名單中的微量礦物質為大,因此有時被認為是大量礦物質。很多研究指出人類能經常受益於礦物質的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是相互依賴的,需要互相的存在來達到充分的效益。



0 意見:

張貼留言